性格溫文、外形嬌滴滴的女子,竟會在義工活動中,與精神病康復者爭執,繼而再與到場調停的警員爭執。由職業女性搖身一變成為全職學生的楊小姐,由於未能適應校園生活,情緒也同時起變化。精神狀態一時抑鬱、一時高漲,難耐的感覺令她曾計劃如何自殺,經過多年、輾轉向三位醫生求醫後,才確診為「鬱躁症」。 楊小姐(小圖)將自己的發病過程娓娓道來,她表示,本身是做Marketing(市場部門),工作很忙、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但3年前全身而退,返回校園當 一名全職學生,但可能未能即時適應校園生活,加上功課多、壓力大,可以連續失眠數月,每晚只能入睡幾十分鐘,又食慾不振,一個月體重下跌20多磅,情緒也 在當時開始出現抑鬱,更經常「無端端喊」。 她形容當時自己的情緒很古怪,「在街上見到一個阿婆、見到樹會落葉,會覺得人會老、樹會死,不如我現在就去死吧!曾有一次突然想跳樓,仲計劃好要跳就一定要去頂樓跳。」後來丈夫發現其情況愈趨嚴重,帶她求醫,醫生診斷為抑鬱及焦慮症,處方一些安眠藥及鎮靜劑,服藥後便每日睡18小時,她形容自己當時「像廢人一樣,好似一個空殼咁,咩都做唔到!」可以一星期不出街,覺得街外人多車多,令她很緊張,覺得出街也是一種負擔。 半年後,她輾轉向第三位醫生求醫,最終確診為「鬱躁症」,但楊小姐對被指「有病」有點抗拒,初時更不願承認患病並抗拒接受適當治療,「鬱躁 症喎!唔通我會打人,咁即係我會好似校園槍擊嗰啲人咁囉!」之後她的病情開始更明顯,一個月中會有幾天情緒特別高漲,做事有衝勁,覺得世界很美好,特別有 精神及開心,但又很容易暴躁。曾試過參加義工活動,與另一名精神病康復者義工爭執,自己報警要求警員為她討公道,「但警員會覺得我好怪,認為我應該接納康 復者,我覺得警員處事不公平,又與警員爭執,更要求警員道歉。」她形容當時的情緒是:「高漲時,腦內就好似裝咗摩打,想熄又熄唔到,好辛苦。之後抑鬱時,就覺得好攰,感覺仲辛苦。」因此,她不得不承認自己患有這種被形容為「天堂地獄症」的「鬱躁症」,經過適當治療、服食情緒平穩劑後,病情已有好轉,社交、工作的能力亦由當時的10%,提升至現時的50%,她期望自己可回復90%,能夠重返職場工作。 雙向情緒病 鬱躁症屬於雙向情緒病(bipolar disorder)之一,病徵多是抑鬱及有輕躁。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李誠表示,抑鬱情況可能會較常出現,患者在抑鬱時可能會喪失動力、思想負面,持續兩星期或以上,至於輕躁則只會出現1至3天,患者在這個時段會情緒高漲、容易急躁等。患者發病時多是18至25歲。 鬱躁症可以由多種高危因素引起,當中與家庭遺傳、性別、濫藥及腦部的化學傳遞物失調有關。 他續稱,遺傳是很多情緒病的因素,大多數鬱躁症患者都有家庭成員均有情緒病;其次是女性可能因荷爾蒙或社會角色等等,患病機會均會較男性高;童年時患有過度活躍症、專注力失調症的人,患有雙向情緒病的機會亦較高。 李誠續稱,醫學界已可肯定有雙向情緒病的人,其腦部的化學傳遞物失調有關,包括血清素、腦腎上腺素等廣泛性失調,但醫學上仍未能百分百知道,鬱躁症的必然病因,而且該症亦可能引起驚恐症、暴食症等併發症。他更強調,及早接受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配合治療,這是一個「可治之症」。(「鬱躁症」系列四之二,下周五刊登。)另外,若讀者欲索取介紹鬱躁症之光碟,可電郵至「雙相情緒學會」(soc.bipolar@gmail.com)登記,送完即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