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教會和香港中產階級,關係千絲萬縷。承接上周劉劍玲和吳國偉的信仰反思,作者楊穎仁這篇文章,既回溯殖民歷史,亦觸及當前冒起的「宗教右派」現象。古今之間,既有相續承繼之處,亦有差異發展。
如 果像作者所說,基督教在香港,先則有上世紀挾「啟蒙」之名的傲慢,以先進文明化身自居,後乃有殖民政府伙伴的勢位扶持。那麼,無論它終究成就了開埠初年那 個中英雙語流利的「買辦」階層,還是促成了戰後因公有服務部門大肆擴展而成長的「新中產」,基督教從來都沒有亦不能自外於俗世的社會。相反地,「教會」與 「俗世」的糾纏甚深,這是作者「宗教社會學」的洞察。
可 是,基督教界近年卻從美國引進一種潮流,稱之為「職場神學」,對打破所謂「屬靈」與「屬世」的區隔,大費周章。主張者認為,不應以為狹義的宗教行為,例如 禮拜、讀經、團契、祈禱才是「屬靈操練」;相反,信徒應宣揚信仰與職場結合,在職業和工作中尋找召命。他們強調屬靈不是孤芳自賞,基督徒不是要回到教會才 得以聖潔,而是要求在職場當中「成人靈性」。
如何「入世」
驟 耳聽來,這套又被一些人稱為「市井神學」、「市場靈修」的「職場神學」彷彿有點佛教的在家居士修行的影子,但它談到「職場」時,其實往往是指「市場」,美 國人索性叫它做Marketplace Theology,它的而且確是談「市場」,並且將「工作關係」放在「市場關係」的大框架下來談「召命」。
無疑地,全球化和金融資本主義不斷在淘空人們的職業倫理(見「城市裝修」系列30/05/09工作專題),而對市場經濟注入倫理和靈性考慮,聽起來也是不壞的主張,可是將工作場所的「工業關係」偷龍轉鳳或者含糊其辭為「市場關係」又豈是「進一步、退兩步」這麼簡單?
其 實,讓基督精神入世並非什麼新鮮見解,神學討論已經數百年。問題關鍵是如何「入世」。香港在七十年代容讓一個「基督教工業委員會」這樣的基督徒工運組織蓬 勃發展,關心的是改革「工業關係」、「勞資關係」。可今天的「職場神學」,只是「鼓勵信徒在各人不同的職業、工作位份中,如何更忠心、更有效、更活潑地作 上帝的管家,作福音使者及在信徒同事間實踐彼此相愛」,箇中差異又何只道里計?與其說這種「市場神學」是使靈性價值帶進職業和工作,倒不如說是按神聖不可 侵犯的市場交易模式,改造信徒的靈性生活。
的 確,這套適合中環中產白領、服務貴冑階層(如「商人團契」)的「市場神學」,強調在工作、賺錢、談生意、炒股票等等市場活動中實現上帝的召命。邏輯上再推 演下去,就是教會生活不再是屬靈生活的中心,飲茶、灌水、飯局、麻將䒷、桑拿浴室反而是。「上班工作就是召命,吃喝玩樂皆為操練」是一個層次,再推高一 級,就是以市場上的工作成就作為屬靈修煉的目標。
要攀上高位才能轉化社會?
最 近,一個專門推動和營銷這種企業式基督教的美國人Peter Wagner就公開在香港主張,要求教會要調整一下事奉觀,「鼓勵信徒在職場上事奉主,就是做好工作,建立成功事業,並且追求擢升,攀至界別的高位。若每 個範疇的高層都是基督徒,神國轉化社會便會變得實際可行。」(摘自《國度復興報》)
他 又論到,基督徒專業人士追求擢升或商人追求利潤,有時會遇上實際的難處,那就是攀升到某個層面便停滯不前,難有突破。但他提出的解決之道,是由代禱者為此 祈禱。並舉例指出:「美國有位代禱將領成立公司,專門向老闆轉介代禱者。老闆簽約僱用代禱者,專門為公司祈禱,結果帶來突破,使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 樓。」(摘自《國度復興報》)
這位韋拿先生認 為2001年已踏入所謂「新使徒年代」,先知、使徒和「代禱者」三方要緊密合作,「不要將教會過度屬靈化」,「要攀上高位才能轉化社會」……「返教會不如 多賺錢聘『代禱公司』」,難怪他們搞的「全球祈禱日」有這麼多高官進場領禱,這大抵是基督教界對活在金融資本主義年代的人們,靈性生活上最坦白的教誨,最 誠意的祝福。
這,又豈是「中產」二字所能涵蓋?
文 安徒
M23 / 喜歡嘆冷氣的麻甩中佬一名、新手爸爸 / 一個成日「腳軟」的基督徒、過氣外務老鬼、 / 前 23 谷谷友 / 板主、3721 成員, / 讀過 N 間中學大學,學生時代間中會 sit 下學聯九樓扮老油條, / 曾任某熱線機構的小小行政助理、 / 大牌二沙冷氣部雜工, / 及某大判機電組打雜, / 人稱 "engine 匿埋"。